News  >  瞭望智库:重新定义健康产业 国际健康产业大会将于9月在烟台举行

瞭望智库:重新定义健康产业 国际健康产业大会将于9月在烟台举行

作者:     来源:瞭望智库    发布时间: 2019-08-08

到2030年,我国健康产业将突破20万亿元,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以“重新定义健康产业”为主题的国际健康产业大会将于9月21日在山东烟台举行,来自医疗康复、医疗3D打印、医疗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可穿戴等领域的11个国家的20多位院士和80多位专家学者,1000多位代表将出席大会。

健康中国2030行动(2019—2030)提出,到2030年,我国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从现在的5%提高到15%,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。随着人工智能、互联网、3D打印、机器人、可穿戴等新技术与健康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,健康产业的外延和内涵已经发生改变,健康产业将彻底摆脱医疗和医药的二元制发展局面, 健康全要素市场正在悄然形成。国际健康产业论坛秘书长罗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:新的健康产业正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型态,以休闲度假、养生保健、美丽乡村同行、特色康旅等多种题材的主动健康与医养结合模式,将成为新的趋势。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智慧医疗、互联网医疗将成为新常态。

国际健康产业论坛是由来自11个国家的20多位院士发起创办的非营利性、非官方的国际化高端智库平台,每年9月下旬将在烟台举办全球理事会年会和项目对接会等活动。本次年会将围绕“医养结合”“主动健康”“健康管理”“人工智能”“医疗机器人”“医疗3D打印”等18个主要议题展开深入讨论,探索健康产业新途径新模式。

罗军教授表示,当人民温饱解决以后,健康将显得尤为重要。现在我国的健康产业还主要集中在医疗和药品两个领域,规模接近5万亿元,医疗器械大概5000多亿元,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。全民健康时代将迎来健康产业爆发式增长。到2030年,我国健康产业将突破20万亿元,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山东省提出, 到2020年,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将过万亿元,占GDP的比重达11.5%,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。烟台市以国际健康产业大会为战略突破口,以引进世界顶尖的科研机构和国际院士团队为项目牵引,坚持从高端切入做好战略规划布局,积极引进医疗康复机器人、可穿戴、人工智能、医疗康复3D打印等核心技术团队和高端国际医养机构, 深入推进大健康产业。

烟台是我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,也是闻名海内外的宜居宜养宜业城市,不仅拥有海天一色的自然风光,还有高倍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;不仅适合养生度假,布局高端医养康养服务产业,还适合投资创业。拥有一片海洋,就拥有一生健康。烟台在生物制药、医疗康复、医疗教育、医疗器械等方面产业基础扎实。全市拥有48家上市公司, 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韩国在华投资的1/10在烟台,现代汽车海外唯一的汽车研发中心在烟台,日资企业有1100家,港口排名我国前十。烟台市有关领导表示,烟台实体经济家底雄厚,制造业体系完善,目前正在着力打造北方先进制造业强市,并因势利导,充分发挥海滨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优势,创建北方最佳旅游度假休闲和 健康产业名城。

烟台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(2018—2022年)明确提出:以打造千亿级产业为目标,以创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和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为抓手,围绕“医、养、康、健、游”等重点领域,着力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产业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,推动医疗、养老、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,扩大医养健康产品供给,完善全方位、 全周期医养健康产业链条,将医养健康产业培育成我市重要支柱产业。到2022年,全市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00亿元,占GDP的11%,基本形成投入多元、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,医药制造、健康旅游、健康信息等行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,医养健康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。到2030年,全市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15%。在智慧医疗、医养结合、医养健康等领域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、知名品牌和关键技术,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。

国际健康产业论坛全球理事会

国际健康产业论坛是由5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、2位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、1位新西兰皇家工程院院士、1位瑞士皇家工程院院士、1位日本工程院院士、1位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、1位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、5位欧洲科学院院士、1位土耳其工程院院士、1位新加坡工程院院士、3位德国工程院院士、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、2位中国工程院 院士发起创办的国际权威智库平台。

国际健康产业论坛理事会创始成员:

戴尅戎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、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、中国生物医疗3D打印理事会主席

David Williams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、欧洲科学院院士、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维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教授

谢胜泉 新西兰皇家工程院院士、利兹大学医疗康复机器人中心主任

Hannes Bleuler 瑞士工程院院士、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

Anthony G Cohn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、利兹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

Robert Zorec 欧洲科学院院士、卢布尔雅那大学病理生理学教授

Rory O’connor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、利兹大学医学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

Peter Sachsenmeier 德国工程院院士、牛津大学教授

Kim Bennell 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、墨尔本大学医疗运动与健康中心主任

Darwin Caldwell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、意大利理工学院副院长

Otthein Herzog 德国工程院院士、不来梅大学教授

Charles Ling 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、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健康研究院教授

Seeram Ramakrishna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、新加坡工程院院士、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材料中心主任

李 琳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、曼彻斯特大学先进激光加工工程中心主任

任福继 日本工程院院士、欧洲科学院院士、日本德岛大学情感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

姚新生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、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

刘以训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

曹进德 欧洲科学院院士、东南大学理学部主任

Ethem Alpaydin 土耳其科学院院士、伊斯坦布尔博阿齐奇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教授

罗 军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、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